企業名稱:湖南菲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方女士
手機:0731-85790082
郵箱:1214896725@qq.com
地址:長沙高新開發區咸嘉湖西路348號4號樓(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
網址:www.45632.net
這兩天
有個“大事”發生了
中新廣州知識城
在全世界的矚目下
華麗變身
正式榮升“國家隊”行列
從曾經的粵新合作項目
到如今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
屬于知識城的時刻
終!于!來!了!
這是鼓舞人心的時刻
也是萬眾期待的時刻
11月12日,在即將出訪新加坡之際
李克強總理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
發表署名文章《開放合作 創新發展 明天會更好》
↓↓↓
新加坡時間11月12日下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總統府
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會談
↓↓↓
在李克強總理和新加坡李顯龍總理的共同見證下,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知識城管委會主任周亞偉代表知識城管委會與星橋騰飛集團城市開發總裁陳萃菁于12日簽署了《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與ASCENDAS-SINGBRIDGE PTE. LTD.關于合作共建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區之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合作示范區”)。
知識城是中新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奠基8年多來,知識城的改革定力、開放勇氣、創新魄力進入了新境界,不斷朝著高質量建設全面開放先行區、知識產權領跑區、科技創新引領區邁進。
在123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上產生的一組極具含金量的數據,是最好的說明。
成立以來累計注冊企業1216家,注冊資本1258.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911.85億元。引進了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冷泉港實驗室等國內外頂尖項目和研發機構。國務院批復的唯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集聚80多家知識產權機構。知識城內建筑100%按照綠色建筑要求建設,目前已建成10.2公里綜合管廊,未來管廊密度將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既為弄潮兒,便向潮頭立。邁上新臺階,當有新作為。
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下,知識城作為廣州開發區的升級版和未來,肩負著廣州發揮“兩個重要窗口”作用的歷史使命。圍繞“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知識城正全力打造國際知識驅動創新的戰略高地、國際人才港、國際一流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中心、關鍵核心技術快速轉化基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次框架協議的簽署,意味著知識城將致力于打造發展層次更高、發展環境更優、發展質量更高的知識經濟新高地。
“在這里待了兩年,證明了當初從新加坡來到這里發展是正確的?!眮矶魃镝t藥有限公司CEO李烈濤表示,項目誕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杜克學院,兩年前移師知識城,看重的正是這里的城市規劃有熟悉的味道。
從一開始,知識城的“雄心”便是建設全球樣板城市。
一方面,構建“南北貫通、山海相連、東西合璧、互聯互通”的大交通路網格局,通達白云機場、廣州市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區。
另一方面,圍繞“有山有水有風光、生產生活有生態”目標加快綠色智慧新城建設。在知識城范圍內,所有小區、市政道路、景觀綠地項目全部融入海綿城市元素。
知識城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灣頂明珠”,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起點和核心創新平臺。正如李烈濤所說的,知識城里滿滿的中新合作元素,令許多新加坡企業有著“家”的感覺。
來恩生物所在的廣州知識城騰飛園便是中新兩國合作共建的創新創業載體,目前已進駐企業近60家。還有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在知識城設立首個海外辦事處、南洋理工大學首個海外高端培訓中心軟件轉移卓越中心等等項目都已在知識城落地。
發展機遇的信息不斷釋放,國際化的創業環境口口相傳,一批世界級企業和研發機構接踵而至。
特別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園、數字經濟、海洋經濟創新園、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園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綜合孵化園、高端裝備制造創新園,將成為一片新興產業的“創新雨林”。
在高端智能制造方面,引入了粵芯芯片、寶能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巨輪機器人等重點項目。不遠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園,阿里云工業互聯網總部、京信通信5G智能制造、萬國數據等項目也已落戶,期待著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制造業產生創新“化學反應”。
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資源要素正在發生變化。
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院長余龍談到,海外資源之所以青睞與知識城合作,離不開當地對標國際的知識產權保護探索。
據悉,知識城是全國唯一實現“zhuanli、商標、版權”統一管理的園區和知識產權保護元素最集中的區域。聚集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zhuanli局zhuanli審查協作廣東中心、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80多家、多層級的知識產權保護要素。
全球的創新要素在這里集聚、頂尖的創新力量在這里碰撞、對標國際的創新政策在這里探路,共同筑牢知識城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并助推廣州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向知識經濟時代加速躍升。
廣州開發區因改革而生,伴開放而長。知識城作為廣州開發區以及廣州的知識經濟發展“樣板”,將拿出更多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突破,朝著“努力成為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的目標邁進。
包括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在知識城全部覆蓋落地,探索開展“模擬自貿區、比照自貿港”實驗。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優勢,打造“先進制造+自由貿易”典范。同時,知識城已梳理出關于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食藥品監管、重點平臺建設等五個方面18條政策,爭取創新政策的先試先行落地。
繼續強化知識產權強區的“金字招牌”。
高標準建設知識產權服務園區,重點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交易中心,探索建設知識產權博物館,打造知識產權地標。爭取設立“一帶一路”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所)。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創新載體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創新平臺,知識城還將建設粵港澳融合發展創新平臺。
重點打造與港澳營商環境對接、經濟發展協同的合作體系。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綜合孵化園空間,爭取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交易中心(所)和科技創新基地,力爭創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凝聚力核心區。
此外,還將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在全面推進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的基礎上,盡早爭取“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牌子,努力為特大城市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探索新路、提供鮮活的“廣東經驗”。
在創新發展的路上
知識城已結出豐碩成果
我們是時代的弄潮兒
也是廣州“東進”的橋頭堡
未來在眼前
更在腳下
成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后
知識城將迎來TA的黃金發展期
我們將以海納百川的姿態
迎接新一輪的挑戰